2025年实现全球领先,宁波构建“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新蓝图
来源:甬派
制图:徐卓蔚
到2025年,5G基站超4万个,5G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2000Mbps和1500Mbps;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城市大脑下的细分领域智慧应用场景超过100个;成为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以及中国特色型软件名城……
随着近日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出炉,未来宁波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日渐明晰。按照计划,我市将朝着全国数字化改革先行区、数字孪生城市标杆市、数字社会发展先行区、智慧产业发展新高地,建成国内领先的城市大脑等目标加速前进,力争到2025年迈入全球领先行列。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更加智慧的生活,将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快步走来。
宁波基础网络建设全国领先。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宁波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不断加速。生活在宁波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公共服务新模式以及城市治理新理念,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除此之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让市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次“十四五”的规划中,建设万物互联的网络设施体系,提升基础支撑新能级同样是宁波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点之一。按照计划,我市将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设施,构建感知网络体系,建设新一代智能网络。
各类5G应用已在宁波遍地开花。
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高能级、感知化、泛在化网络支撑体系;5G基站超过4万个,5G网络全市覆盖,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2000Mbps和1500Mbps;初步建成卫星通信网络和卫星应用服务平台,视联网、车联网、船联网、梯联网等细分行业物联网实现一体化建设运营,建成全国领先的城市物联网一体化开放平台。
“除了加快网络设施,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建设整合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数据治理新层级。”市大数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我市将强化数据归集治理,加强数据共享调用,加快数据开放应用,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数据共享平台和开放流通平台进一步完善,实现数据归集率100%,数据共享实现率99%。公共数据、商业数据、互联网数据实现有效整合关联和广泛利用。公共数据集开放占比达30%,开放流通总体水平领先全国。
在该负责人看来,智慧城市本质逻辑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物理世界的城市映射到数字世界,形成一个跟现实世界相互对照的数字孪生城市。在数字孪生城市内,决策者可以通过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城市数据的内在规律,实现优化调节,解决城市中交通出行、环境、产业升级等各方面的问题。
宁波城市大脑的上线拉开了宁波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序幕。
事实上,宁波已提前布局。今年3月,宁波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宁波城市大脑指挥运营中心驾驶舱内,200多平方米的L型屏幕上,各大交通枢纽的运行数据、各家医院的人流数据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数据向到场的观众展示着宁波的实力与状态......这些跳跃的数据将进一步发挥它的价值,成为宁波现代化治理的“新密码”。
“可以说,宁波城市大脑的上线拉开了宁波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序幕。”该负责人说,按照计划,我市将加快建设超算智能的城市大脑,建设智慧综合应用场景,建设新型智慧应用场景。其中,智慧综合应用场景将重点聚焦“整体智治”的党政机关综合应用场景、“一次不跑”的智慧政务综合应用场景、“一网共治”的智慧治理综合应用场景、“一站通服”的智慧服务综合应用场景以及“一云通惠”的智慧农村综合应用场景;新型智慧应用场景将加快拓展智能自主无人系统应用场景、大数据智能应用场景以及5G创新应用场景。
不光如此,我市将建设先行先试的智慧示范体系,打造智慧城市新窗口,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的未来社区、安全高效的智慧园区、便民联动的智慧商圈、宜居宜业的智慧新城。
一批宁波制造业企业正在加码“未来工厂”建设。
“除此之外,加快发展融合创新的智慧产业体系,壮大智慧发展新动能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该负责人说,按照计划,我市将加快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智慧产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