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经济调节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生态环保数字化、数字机关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案例,集中反映了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规范数字孪生城市数据加工流程 宁波首个数字孪生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管理、规划、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质量和技术流程存在参差不齐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此,慈溪市数据服务中心牵头制定了《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技术规范》(T/NBCF 001-2024),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和解决方案,这是宁波首个数字孪生团体标准。
针对数字孪生模型数据质量不一和技术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中心联合百度、阿里、超图等1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共同制定了涵盖数据准备、模型构建、质量检查等9个方面的《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技术规范》,着力破解业界构建房屋建筑数字孪生面临的相关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优势,公开透明标准的制定全过程,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参编单位和工作人员到相关企业开展标准的宣贯解读和技术指导,增强行业企业对标准的认知和运用,加快标准的落地实施。
图1 团体标准封面
一是延伸了数据治理体系。在现有规程基础上增加了面向数字孪生集成应用的维度,促进了业务数据与房屋建筑的融合。二是夯实了公共数字底座。按照相关标准指引,构建慈溪数字孪生基础开放共享平台,依托省域、宁波市域空间平台等公共数据平台,按需归集慈溪地理空间数据,形成对外在线数据服务的枢纽和窗口。三是强化了数字孪生应用支撑。例如,构建新河坊和体育中心的数字孪生模型,提升重大活动安保指挥效率;构建了智能路面监管系统,实现市容问题闭环式管理等。
图2 慈溪数字孪生基础开放共享平台界面
(案例单位:慈溪市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