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典型案例之七 | 种粮小农,构建精准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来源:宁波市数据局   发布日期:2025-01-18 19:39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在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构筑美好数字生活等方面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案例,集中反映了我市数字社会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种粮小农,构建精准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种粮小农”系统整合现有农业资源,为农户提供工厂化育秧、农资购买配送、农机入驻调度、机手作业等服务,引入第三方运营,通过数字化平台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农户侧(手机端)应用功能、农业主管部门侧应用功能、运营服务侧应用功能,形成种粮全产业业务全流程管理模式。

图片 1.png

图1 农业部门监管界面

一是数实融合,打造高效服务流程。构建数字化平台,用AI分析建立“种植大脑”数据模型,形成粮食标准化生产、一站式作业预警服务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开发“数智管理、数智育秧、数智耕种、数智收割”四大业务模块。

图片 2.png

图2 农户侧操作界面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共享服务机制。整合现有业务资源、信息系统资源,打通产业流、数据流和耕种管收业务流。实时掌握农机使用状态,构建农机资源供需服务场景,种植户可在线预约农机作业资源,合作社可在线发布农机作业服务,实现“一键预约、一键作业”服务模式,实现农机资源配置更优、服务更暖、效能更高。

三是带动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种粮小农”项目的服务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种粮小农”平台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种粮门槛,形成“人人皆可种粮、人人皆能种粮”的环境。通过数字化服务、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走上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图片 3.png

图3 “种粮小农”驾驶舱

“种粮小农”在海曙区试点应用,服务范围覆盖海曙区种粮规模12万亩,上架配方肥基肥品种45个,追肥品种5个,配方肥供应商6家,有机肥供应商2家。上架农机设备800多台,完成农机作业服务6000多次。截至目前,系统入驻种粮大户65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种粮大户10家,完成在线育秧预约叠盘数769002盘,在线育秧预约次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0%左右。

(案例单位:海曙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