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智治 高效协同 宁波政务服务再上新“高度”
来源:凤凰网宁波   发布日期:2021-06-24 18:55    
 

今年5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宁波市以94.49分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宁波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两年被评为“非常高”(超过90分),宁波的“甬易办”助力惠企政策即时兑现,还入围了报告专题目录。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夯实基础、治理数据、优化平台、融合应用,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一体化政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夯实基础,政务服务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政务服务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加快建设市政务云平台,采用统一建设、集中管理、便捷部署的云服务模式,提高应用系统建设和部署速度,形成物理分散、逻辑统一、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相对独立的分布式政务云,不断提升市政务云平台算力。目前,市政务云平台已入驻单位170个,提供虚拟机4200台,CPU资源37249核,内存90751GB,SAN存储空间达到1316TB。

今年3月底,乘全市推进数字化改革大会东风,宁波数字化改革重大标志性工程——宁波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城市大脑构建“一网、一云、一库、一中台,一图、一用、一屏、一码”,建立城市公共数据中心、城市数字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城市数据共享开放与交易服务中心、城市数据安全监测防护中心、大数据新经济赋能中心等五大治理中心,为有效提升宁波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供智力支撑,可全方位、多维度感知和呈现宁波城市的运行态势。目前,城市大脑接入23个部门的51个系统,汇聚了104亿条数据,甬E通、甬e保、产融服务等40个系统实现在城市大脑的集中部署。

优化平台,“一张网”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得益于不断升级迭代的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简称“一张网”)和平台架构优化,网上预约、数据共享、证照调用、信用核查、“好差评”评价、人脸识别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张网”。目前,“一张网”已覆盖全大市所有办事服务部门,已进驻市级部门服务窗口78家,10个区县(市)和7个开发园区部门500多家,乡镇(街道)服务站点170家,村社服务站点3625个。

张先生是宁波北仑一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文员,进出口货物报关、出口退(免)税办理等各类审批手续办理以往占据了张先生大量的工作时间,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办理平台,而现在他只需要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便可以一网办结所有审批手续。“浙江政务服务网已经是我浏览器上收藏的唯一一个政务类网页了”张先生笑着说。目前,“一张网”提供全市政务服务事项31224个,网上可办率97.80%,掌上可办率96.25%,跑零次比例97.01%,即办件比例88.05%,承诺时间压缩比94.93%。2021年1-5月,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总办件量1154.15万件,比去年同期提高69.07%。群众办事“好差评”中,主动评价的好评率达到99.99%。

融合应用,政务服务便捷智能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在移动端感受到了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前不久市民陈女士二胎出生,与一胎生产后复杂的各类证明办理相比,如今她只要打开“浙里办APP”,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落户登记、医保参保登记和社保卡申领四个事项便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出生“一件事”线上联办进行办理。“真的太方便了,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办理,现在我躺在床上点点手机就能完成了”陈女士开心地说。依托“浙里办”APP,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积极推进“浙里办”宁波城市频道方案策划与频道建设。目前,“浙里办”宁波站点已注册个人用户604万,法人注册用户数114.1万,5月份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3万人,“浙里办”宁波站点的用户粘着度大幅提升。

围绕“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目标,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全面提升政务“好办、易办”服务,开展政务服务2.0建设,同步推进各类办事系统2.0改造和政务大厅2.0建设,引导更多办事服务从线下办理向自助办理、网上办理转变。截至5月底,宁波市本级共1575个事项完成政务服务2.0对接。鄞州办事大厅开展2.0示范大厅建设试点,推进政务服务2.0的应用向乡镇街道延伸。截至5月8日,鄞州区级平台共上线35个部门1399项事项,事项整体运行平稳。